《中国经营报》在西安CEFCO上对话冯培喜先生:“我们呼吁政府少一点干预,多一些支持”

02.04.2010
——专访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冯培喜

“过去几年中,我们收到了地方政府主办展会的邀请,参与了展会合作可行性研究。未来,我们会加快开展与政府主办展会的合作。合作模式主要采取政府出政策、资源,展会运营由专业团队管理,让展会真正发挥它的贸易优势,”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塞”)行政总裁冯培喜说。

冯培喜从1982年涉足展览业开始,如今已商海沉浮二十余载。作为一名在内地经商的香港人,冯培喜表现得儒雅、精干和平实。

杜塞被公认为中国展览业的代表和榜样,冯培喜的那股执著劲,他带领团队努力打造“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的品牌,并在中国市场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当谈到“杜塞”的成功经验时,他说:“一个领路人,必须要打造人家对你的信心”。对于未来,他甚至透露:“计划在三年内退出展界,把市场让给年轻人。”

“杜塞”与其他德国公司不一样,冯培喜本身是公司的股东,进入中国后,他采取合作、重组、并购的形式办展,在他看来“战不如合”。正是凭借着这一理念,有着德国公司背景的“杜塞”中国公司,几年来努力将展览项目本土化,并越来越引起业界的瞩目。那么,究竟是什么会展业并购重组?在市场冲击下,并购重组后的展会如何实现盈利?杜塞未来市场版图?本报就相关话题专访杜塞公司行政总裁冯培喜。

并购重组 机会与挑战并存

记者:中国展览业鱼龙混杂现象严重,您所倡导的“会展并购重组”是否能使中国会展业在不断的洗牌中获得重生?

冯培喜:中国会展业存在同质性展会的恶性竞争等多方面问题,客观上没有有效的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也导致了中国会展业复杂的局面。并购重组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它本身并不能使中国展览业重生,但它是中国展览业发展的一种过程、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中国展览业要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每个展所代表的行业、地区的发展状况,由市场调节。

展会是贸易之本。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在全球拥有20多个世界第一的品牌展,专业性很强。虽然品牌代表一种价值,代表一个认同,但仅仅有品牌不能使展会长远的发展,而是要走合作的路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我们强调,我们是全球的合作伙伴。在中国,我们联合行业机构把展会的品牌中国化,建立中国人、行业认同的展会。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这是否给展会并购重组带来时机?请您谈谈杜塞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冯培喜:金融危机对整个展览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展会的并购与重组带来的是一个怎样的时机,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会展行业不是股票、不是房地产,不存在“低买高卖”。在这个时候,如果展会要存活、要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介入。

“杜塞”是最早引进股份制度在展会中的一家公司,采取股份制合作办展的模式,即:项目组运营,公司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和存在争议等问题。虽然,这么做比较累,但对整个展会的发展来说是良性的。健康是发展的基础。“杜塞”和中方合作很多年,双方所秉持“互惠互利”、“情理并重”的并购重组方式。作为外企,我们理解中国国情这样一种价值观,然后用“情”引导对方看结果,逐渐的接受“理”——市场化。

竞合是会展市场的内涵

记者:中国会展市场上,并购重组的异军突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购与重组总是存在风险。并购重组后展会如何实现“1+1>2”的效益?

冯培喜:并购重组是双方优势的结合,变横向竞争为纵向联合,共同延伸资源,增强竞争力。一方面,对于民营会展企业,需要吸取外部资源,在困境中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外资会展公司进入中国后,面临业绩的压力,收购和兼并是其快速扩充和提高业绩的方式。这使彼此相互需要,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发展趋势。双方的合作就是“相互吸引,双方认可,优势互补”的过程。重组完成后,企业双方,特别是双方负责人应该有大局意识,树立起“求同存异,不要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框架,这样才能将双方的优势集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

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不同文化冲突而带来的损失,在并购重组中应当着重把握好企业文化变革、融合和再造等几个重要环节。并购重组后企业可增加员工培训学习,学习和融合并购重组中另一方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并创造性加以运用。在展会运作中,要想实现盈利就要市场化运作,就要与市场经济的规律完全吻合。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双方还要进行有效的市场规划、运作、双方资源充分利用以及团队的协作。

记者:2009年CEFCO论坛设置了“电子商务VS会展业”的议题,在您看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电子商务是否给传统展会带来冲击?

冯培喜:展会本身是一种媒介,通过展会双方达成买卖的商业行为。在线网络也是一种媒介,是基于网络的沟通从而产生交易的商业行为。所以,不论是传统媒介也好,电子商务也罢,他们都是一种手段,双方不存在竞争,而是互补的。对展览行业来说,在线网络是展览发展的补充。对于买卖双方来讲,通过不同的媒介,都要达到采购最佳的效果。

记者:您被誉为“德国会展企业中唯一拥有股份的中国人”,进入会展业十余载,在您看来政府参与展会举办应扮演怎样角色?

冯培喜:首先,我们要明确展览行业是一个媒体工具和手段。其次,我们要清晰地用媒体眼光来看待展览,决定展览关键要看这个平台是否可以真正地去满足国内外展商、买家的需求,是否能真正地发挥其沟通平台和桥梁的作用来推动和刺激国际贸易和交流,既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由哪个职能部门决定。现在来看,有政府介入展会,是计划经济的市场垄断,这是我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呼吁政府少一点干预,多一些支持,让市场来决定展会的规模与生存。

理性扩张中国版图

记者:中国二三线城市会展业发展步入快行道,而外企也加快与城市间的合作,“杜塞”是否会加强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对于地方会展企业来讲,是否会面临被淹没的尴尬?

冯培喜:二三线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而“杜塞”是一个商业运作的公司,展会商业化运作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是市场行为,有投入就要有回报。举办展会需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宣传,打造客户对展会的信心,并非政府盖章,政府认可的行为。虽然我们与很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但是一直没有进一步展开合作。

原因很明显,二三线城市发展会展业往往不能保证商业化运营。城市发展会展业,要有整体发展的战略,开放市场的同时打造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会展企业来讲,只要找准定位,外资的进驻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反而起到“刺激”其壮大的作用。未来,“杜塞”也愿意和市场化经营的地方品牌展会、民营企业合作。
过去几年中,“杜塞”收到了地方政府主办展会的邀请,参与了展会合作可行性研究。未来,我们会加快开展与政府主办展会的合作。合作模式主要采取政府出政策、资源,展会运营由专业团队管理,将展会按市场规律一步步地推向市场。这是一种重组方式,未来,这样经过重组的展会将一步步取缔“装饰品”展会,让展会真正发挥它的贸易优势。
新闻联络

Ms. Coco Ying

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 +86-21 6169 8364

电邮:shanghai@mds.cn

地址:中国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501号,上海白玉兰广场2902/03/04A室